就业是民生之本,也是社会稳定的“压舱石”。
今年以来,四平市抢抓毕业季的关键期,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,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,全力护航青年就业创业。
截至2025年6月中旬,四平市已吸纳高校毕业生4693人,完成省定任务目标的60.11%,驻平4所高校2025届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率达47%。

数据会说话。这组亮眼数据背后,是四平市深入实施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,注入强劲人才动能。
校地联动“筑巢引凤”
“创业奋斗就在四平!”这句铿锵有力的号召,源自四平市委、市政府打造的立体化宣介矩阵。今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接力走进吉林师范大学,以“主官宣讲+行业对话+线上互动”模式,将四平红色文化底蕴、产业发展蓝图与人才政策礼包娓娓道来。在2025届高校毕业生“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”专场招聘会上,来自全省的200余户企业携近7000个岗位齐聚四平,6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“校门口看发展、零距离选优岗”,当场达成就业意向583人,让“留在四平”成为青春选择。
驻平高校则以“学术+应用”“学历提升”双轨模式深挖人才吸纳潜力,今年已完成研究生、专升本等学历提升招录1642人,开发科研行政助理岗位281个,构建起“学业深造—本地就业”的闭环通道。


政策挖潜“岗位扩容”
在铁东区某产业园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政校企直通车”活动正在进行。四平市创新建立“市级统筹、县区协同、校企互动”岗位开发机制,以“需求、供给、对接、聘用”清单化服务模式,累计挖掘优质岗位7547个。其中,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释放空缺编制1370个,已完成招聘439人;聚焦“八个重点产业”发展需求,政企协同征集数字经济、现代农业等急需岗位1700个,打造出覆盖全产业链的岗位“蓄水池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四平市人社部门创新推出“带编入伍”“专项引才”等机制,为企业精准输送研发人才与一线技能人才,同步开发行政管理、专业技术类就业见习岗位725个,形成“政策岗位+市场岗位+见习岗位”的多元供给体系。

协同创新“破圈赋能”
“实训—实习—就业”全链条培养模式正在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落地生根。该市与驻平高校签订“高校毕业生一体化就业体系”框架协议,结合京东系统服务运维、大疆无人机等重点项目,开发实训实习岗位3000个。与此同时,20余户重点企业携800余个岗位走进长春中医药大学、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,通过“直播带岗”与政策解读视频,打造跨区域引才“生态圈”。
“五个一”专员服务制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——一校一专班、一企一专员、一策一解读、一事一方案、一人一档案,累计发布政策资讯3860条次,提供一对一咨询1620余人次,定向推送岗位677个,2350人次高校毕业生从中受益。

暖心服务“拴心留人”
“没想到刚毕业就能住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!”首批入住四平产业人才青年公寓的毕业生小王难掩兴奋。该市在市区核心地段开发5栋2880套青年公寓,其中580套已具备入住条件,276名人才正陆续办理入住手续。线上申报审核系统的即将上线,让人才公寓申请实现“掌上办”“零跑腿”。
政策保障体系同样彰显温度。四平市严格落实《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补贴等6项实施细则》,建立“申报—拨付—问效”闭环机制,已为40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458.4万元,涵盖就业生活补贴、购房补贴等6大类别,实现“应发尽发”。
“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四平看见未来、扎根成长。”四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市将持续深化“1288”总体工作思路,以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服务,让四平成为高校毕业生筑梦圆梦的热土。
中国吉林网吉刻APP
记者彭绅
受访单位供图
编辑: 来源: